這是茱莉的一號朋友提供的文章,朋友們看一看一號認證歷史人物"魏徵",非常精闢的說明。字裡行間,都可以體驗到一號世界的觀點和性格。謝謝"看見家朋友"的用心。

唐朝政治家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

魏徵(580~643年)是唐朝知名的政治人物,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,以直諫敢言而聞名於世。

他究竟耿直到什麼程度以致於能夠名留青史呢?如果要以一句話來形容,那就是置生死於度外。魏徵在提出諫言的時候,是完全不給面子,不講情面,得罪皇帝和上司同僚也不怕,直接了當的對唐太宗的提出反對票。

唐太宗當然是一代名君,但是每次都給魏徵這樣反駁,也曾經氣的罵道"我要殺了這個鄉巴佬"。當然,這並沒有付諸實踐,不然貞觀之治可能就不會出現在歷史上了。

 

 

唐太宗也曾私下對魏徵說:「你對我的想法有意見,可以先虛應一下,不要讓我這麼沒面子,等退朝後在私下找我談,難道不行嗎?」

魏徵回答:「如果當面順從陛下,私下講另一套,這不是忠君的表現,而是陽奉陰違的行為。對於您的看法,微臣不敢苟同。」魏徵個性之耿直,從此可見。

看到這裡,我們難免會想:難道魏徵活膩了嗎?得罪同事;將來難做事,得罪上司;恐怕他會挖洞給你跳,得罪皇帝;一個不好就要殺頭。而魏徵一口氣全部得罪光了,以後怎麼做人阿?

 

其實這就是一號的最高指導原則,對於魏徵來說,君主的品德和成就,是比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的,哪麼其它的枝節又何必在意呢?恐怕魏徵不是沒想過後果,但是對於理想的堅持讓他能夠擇善固執。

 

而這樣的一位諫臣,也的確讓唐太宗又敬又怕。一次唐太宗打算去打獵,都已經全副武裝整裝完畢,結果出發前臨時打消念頭。

魏徵問他:「為什麼不去打獵了?」唐太宗回答說:「我本來想去,但又怕被你唸,決定不去了。」

能夠讓唐太宗有這樣想法的轉變,並不是一個聰明能幹的大臣能做到的,而是一個對君主有高期望的大臣才能夠產生的影響力

 魏徵  

魏徵能夠這樣對唐太宗直言不諱,而唐太宗也有這樣的雅量納諫,想必魏徵不是背景很硬就是和唐太宗的交情很鐵吧?

 

其實剛好相反,如果我們把魏徵的仕途寫成履歷表,你會發現魏徵的履歷非常特殊,他本來是地方上的小吏,隋末民亂四起時他隨著長官一起投向瓦崗軍,落草當反 賊。後來瓦崗軍被李淵(也就是後來的唐高祖)收編,他也跟著他的主子李密一起降唐。之後被李淵任命為太子洗馬,這個職務主要管理太子的經書圖冊,是太子的 重要幕僚。但是當時的太子可不是李世民(唐太宗),而是他的哥哥李建成,換句話說魏徵不但不是唐太宗的知交,反而還曾是主要的政敵呢!

 

在中國普遍價值觀裡面,忠誠是對一個臣子最重要的評價,所以像諸葛亮的鞠躬盡瘁、岳飛的精忠報國、文天祥的捨身取義,都被史學家標榜了極高的讚揚。比較起來似乎魏徵有點兒不夠忠心,不要說不仕二主,三主四主都換過了。我們常說一號有高道德標準,這樣不符合社會價值觀的人怎麼會是一號的代表呢?

 

其實一號的高道德標準並不是一般社會的標準,而是自己的標準;就連魏徵自己也不以忠臣自居,而以良臣自許

他曾對唐太宗說:「良臣使身獲美名,君受顯號。子孫傳世,福祿無疆。忠臣身受誅夷,君陷大惡。家國並喪,獨有其名。」

 

這段話顯示在魏徵的標準裡自己的名譽並不是最重要的,讓自己君主成為一代名君就是他的高標準,因為當唐太宗成為良君,他自然就成為良臣了。比較幾位忠臣的君王的下場,再看看唐太宗的貞觀之治,我們不能不承認魏徵的思維的確有獨到之處。

唐朝政治家 魏徵weizheng  

魏徵一生都在以高標準來要求以及勉勵自己的君主成為名君,他的同事王珪曾評價魏徵是"恥君不及堯舜"這是極中肯也極高的評價;

唐太宗無疑是一代名君,但是在魏徵的高標準裡永遠也沒有完美,好還要更好,如果自己所侍奉的君主沒有堯舜的品德和成就,他是會感到羞恥的,而這也就是一號的高標準。

 

唐太宗也曾對魏徵說:「玉雖有美質,在於石間,不值良工琢磨,與瓦礫不别。若遇良工,即爲萬代之寶。朕雖無美質,爲公所切磋,勞公約朕以仁義,弘朕以道德,使朕功業至此,公亦足爲良工爾。

 

他不但是唐太宗的大臣,也是唐太宗的導師;甚至在魏徵過世後,唐太宗大為悲切,說出了一段流傳千古的名句:夫以銅爲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爲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爲鏡,可以明得失。朕常保此三鏡,以防己過。今魏徵殂逝,遂亡一鏡矣!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ENNju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